展覽
CINEMA 2.0 媒體藝術展覽:念念不忘
每年ifva 的CINEMA 2.0 都會探討電影媒體的不同可能性, 今年「CINEMA 2.0:念念不忘」聚焦電影紀錄事件的特性,展出四件作品,以聲音、影像、氣味凝住某個時空,帶來關於媒體科技、歷史與時間的思考。
當生活節奏愈來愈快,事情愈來愈多,人類的記憶逐漸無法承載。因害怕遺忘,於是有了留聲、照片、電影去紀錄並重現曾經發生過的種種。電影有時宛若時光機器,將某個時刻捕捉、凝定,引領觀者回到過去。「CINEMA 2.0:念念不忘」展出的四件作品與電影媒介都有着某種暗合之處,為抗衡遺忘和時間的流逝作出詩意的詮釋。
策展人:
葉旭耀
參展藝術家:
Polymorf (荷蘭)
Phil Solomon (美國)
Verena Friedrich (德國)
Supported by

Partners


Art Direction and Spatial Design

Curated by

TV Support

Technical Support

In Collaboration With

Famous Deaths (2014)
Polymorf
(荷蘭)
氣味雖不可見,我們卻無法控制它入侵記憶。《Famous Deaths》以一種創新的方式紀錄敘事,第一身感受某個時空的氣味...
更多
Famous Deaths (2014)
Polymorf
American Falls (2010)
Phil Solomon
THE LONG NOW (2015)
Verena Friedrich
(德國)
《THE LONG NOW》嘗試延長一個肥皂泡的壽命。機器製造一個肥皂泡,傳送到一個 密封的空間之中,小心控制空間裏面的環境,讓肥皂泡懸在半空,越久越好...
更多
THE LONG NOW (2015)
Verena Friedrich
VANITAS MACHINE (2014)
Verena Friedrich
(德國)
《VANITAS MACHINE》回應了人類對於永恆生命與延年益壽的追求。科技的介入令 蠟燭燃耗得非常緩慢,比喻人類千方百計以科學與科技幫助延長壽命。
更多
VANITAS MACHINE (2014)
Verena Friedrich
策展人葉旭耀將親自解說「CINEMA 2.0:念念不忘」的策展理念,德國藝術家Verena Friedrich 亦會同場分享她的創作意念。
第二十二屆 ifva 比賽
媒體藝術組入圍作品
不同方式生成的音樂、光學投影與機械運動,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人類的心跳,物理、生物原理透過媒體藝術作品透析世道人心,一於拉闊媒體藝術的可能。
《Abstract Violence》
Caner Cihad
(土耳其)
作品質疑暴力影像再現的可能性。藝術家 運用於敘利亞戰事拍攝的真實片段,再以 三維掃描呈現頹垣敗瓦中拾來的物件,強 調事件變得不真實、觀者亦已變得盲目...
更多
《Abstract Violence》
Caner Cihad
《握手》
卓穎嵐
《C6H12O6 + O2》
Irene Agrivina
《Floating Paper》
片岡純也
《Ghost in the Sellotape》
片岡純也
《白蝕》
劉清華
《Heartmonic (heart + harmonic)》
Lisa Park
(南韓)
表演包括八個參與者,連接到心率感應 器,每人的心跳控制着一種樂器。藝術家指導參與者作不同的身體和情感活動,從 而引發他們的感覺...
更多
《Heartmonic (heart + harmonic)》
Lisa Park
《流動藝術自動售賣機》
朱耀煒
《Re-Dürer》
許維強
(香港)
這是 Albrecht Dürer 三個著名雕刻版畫的重新創作,我相信版畫隱藏了偽亞里士多德學派的受靈憂鬱。我們的生命中有三重憂鬱:想像、理性和思維。我根據自身的經驗詮釋,並入侵流行電腦遊戲以生成圖像,製成三個視頻的錄像裝置。
更多
《Re-Dürer》
許維強
《方圓》
陳好彩
(香港)
這個錄像裝置裝反映了自然、科技和人類主體動力之間的微妙關係。錄像攝於美國 Mojave 沙漠及瑞士 Melchsee-Frutt,以特製的風向標捕捉一面受風速和風向影響的鏡子的反映。傳統電影是一種單向媒體, 只見前面景物;這件作品卻任由風向選擇 攝影機瞻前或顧後。
更多
《方圓》
陳好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