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CINEMA 2.0 媒體藝術展:光域
屏幕與影像之間的關係很吊詭,既是讓觀眾能看見影像的載體,但在觀影過程中其存在卻又必須被完全忽略,是一個「被透明」的媒介。屏幕為觀眾清晰劃分實體的真實世界以及影像的虛擬領域,時刻提醒他們,被投映在眼前的只是一齣電影,一場影像狂想。
 
時移世易,電子屏幕成為日常生活最常見的介面,一眾社交平台發展出以圖像及影片為骨幹的模式,而屏幕則成了展現身份認同與建構自我必要的媒介。及至世紀疫症之時,屏幕的功能被史無前例地擴展和放大;它能伸延的領域溢出邊框,掩蓋了屏幕本身。
 
今屆《CINEMA 2.0:光域》媒體藝術展,藉由四份作品,引令觀者重新思考屏幕作為媒介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各種微妙關係。
 
策展人:
葉旭耀
 
參展藝術家:
Joon Moon(南韓)
Exonemo(日本)
Akinori Goto(日本)
Supported by
Curated By
Graphic and Spatial Design
Technical Support
2/3 (三) – 15/3 (二) | 12nn – 8pm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 免費登記
Hello, Shadow! (2018)
Joon Moon
(南韓)
作品以影子實現混合現實體驗。 觀眾移動照明設備,可以觀察電腦產生的影子形狀,從而瞭解嵌入在影子之中的虛擬世界。影子是想像與現實的邊界,喚起獨特的幻想和詩意的情感,邀請觀眾與影子世界中的虛擬人類進行眼神交流。
更多
Kiss, or Dual Monitors (2017)
Exonemo
(日本)
作品由兩台顯示屏組成,它們分別同時顯示一張閉着眼睛的臉。當兩台顯示屏緊貼在一起,影像中的人看來如同在接吻。作品旨在喚起對觸感的聯想,在通訊設備越來越要求用家觸碰螢幕表面的當下,螢幕與觸感的關係是如此密切。
更多
Rediscovery of Anima (2018)
Akinori Goto
(日本)
作品以木和石創造出 3D 結構 ,移動的軌跡在陽光照射下活靈活現。作品探索人類自古對移動影像的渴望和興趣,幻想某種動態畫像與當時社會和文化的關係。在這個大量使用圖像的時代,藝術家回溯人類對移動影像的原始感官和感覺。
更多
Progress (2017)
Akinori Goto
(日本)
一束光投射到作品之上,展現出行走的人的影像。當光束在圓圈上擴散,行走的人變得越來越多。在作品中,個體隨時間的流逝而不斷分裂,繼而逐漸擴大。在物理和數碼空間同時存在的多個「自我」之中,我們該用甚麼去介定「真實的自我」,而這個自我又出自何處?
更多
策展人導賞:6/3 (日) | 4:30pm |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 免費入場
第二十七屆 ifva 比賽
媒體藝術組入圍作品展
世紀疫情肆虐,人類生活模式出現翻天覆地轉變。在這變幻之時,創作者不止回應各種新常態,也深入詰問生命、科技、時間及回憶等永恆議題。十份本地及亞洲不同地域的媒體藝術作品,橫跨聲音裝置、電子遊戲、卡式帶、自主智能體等媒介,以新舊載體刻劃未來與過去的想像。
2/3 (三) – 14/3 (二) | 12nn – 8pm |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 免費入場
《Ether - liquid mirror -》
Kaito Sakuma
(日本)
高速震動的圓形鏡子其實是揚聲器,能夠偵測到觀眾的心跳,並將震動與之同步,藉此帶出自我覺察的轉化。把鏡子形狀造成圓形是受到日本獨有的神道教所影響,提醒我們去尋探生命的價值。
更多
《遺忘工程師》
楊靜、關子維
(香港)
《遺忘工程師》是一個電子遊戲,dslcollection 收藏的藝術品悄悄進駐了遊戲虛擬世界的敘事之中。遊戲設定在不久的將來,玩家都是為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清潔工,任務是要在已去世的藝術家腦中找尋創傷記憶,並把這些記憶清除,以便公司把腦袋給新生嬰兒循環再用。這些記憶大部分都由當代中國藝術品構成。
更多
《「我親像海波浪,有起也有落。」》
謝俊昇
(香港)
作品是關於我所懷緬的時光。我嘗試按着回憶與想像,重構我與祖父的大海,和一個我倆從未一同踏足的碼頭。觀眾可以望海、聽浪,也聽我哼出閩南歌曲《海波浪》,一首我祖父會聽得懂的歌曲。
更多
《(in)visible》
許巽翔、黃胤豪
(台灣)
作品像是一個詮釋世界的遊戲,讓我們藉着科技進步,一頭栽進奈米尺度的天地,超越人類對時間與空間概念的限制。透過科技審視人類文明,讓我們思考未來的生存環境還有甚麼可能。
更多
《Lesson》
Tomoya Ishibashi, Kento Niikura
(日本)
作品左邊屏幕顯示了一幅名畫;正中屏幕顯示電腦對該幅名畫的文字描述;右邊屏幕顯示的圖片,是電腦按着中間屏幕的文字而自動生成的。《Lesson》展示了一連串由人工智能詮釋圖像或文字的過程,詰問在詮釋藝術與創作的過程中,主體性與可能性對機器來說究竟是甚麼。
更多
《N1801》
寧森
(台灣)
作品由無視覺虛擬實境(VR)裝置與互動式劇場組成,探索中陰身狀態與虛擬實境媒介、歷史與身體感知。觀者需「闔眼」進入沉浸式裝置,藉由抽象動態光影刺激與空間聲效再現內部視覺。透過身體的移動,每位體驗者將開展一次在中陰身狀態的個人歷程。
更多
《Petri.Vista》
陳朗丰
(香港)
靈感來自疫情期間的疾病傳染模擬,作品以自主智能體來仿傚人類活動的現象。智能體是數碼生物,會被事件和記憶影響,與其他智能體互動,觀看它們在數碼培養皿中的活動就有如鳥瞰城市景觀。這些智能體由一個原點開始,視乎各自的 DNA,長成各種不同形狀,並會探索和學習。
更多
《洞壁與哨鳴》
劉清華
(香港)
這部定格動畫在 2 x 3 平方米的牆上展開,劉氏以炭枝描繪一個個炭黑色的小人,從牆邊走向中心。每走一步,她都在牆上描繪、記錄再擦掉,不斷重複,直至白牆聚滿了人。之後她用手逐點抹去牆上炭粉,嘗試還原白牆。時鐘顯示了現實世界的時間,與動畫中濃縮的影像時間對照。
更多
《Translated Landscape》
Tomoya Ishibashi, Kento Niikura
(日本)
透過自動駕駛等會用到的物件偵測技術,作品將東京街頭轉化成一道文字風景。當系統辨認到物件,作品會把它們的名字切換成漢字,字體的大小反映出偵測到的物件尺寸。
更多
《Uber Existence》
Shin Hanagata
(日本)
《Uber Existence》是 一 個「existence agency」的中介平台。用家登入官網便會看見許多人像貨物般在網站可供選擇。用家可以視乎要去哪裡及想要甚麼身體,來挑選「演員」去代表本人,然後以手機程式連繫該名「演員」,就好像自己親臨現場一樣。一言以蔽之:「留在家中,也能外出。」
更多
飛行備忘
勞麗麗媒體藝術展
因藝術家健康理由,原訂於2022518日至611日於香港歌德學院歌德藝廊及黑盒子舉行的《飛行備忘》勞麗麗媒體藝術展及鳥鳴器工作坊將無法如期舉行。
 
 
ifva 每年與香港歌德學院聯手為媒體藝術組本地得獎者舉辦個人展。今年為上屆金獎得主勞麗麗舉辦「飛行備忘」媒體藝術展,藉由一系列全新創作,探索人類跟自然的矛盾跟角力。
 
寂靜的春天步步接近,卻尚未來臨。我們渴望跟鳥兒一樣自由歌唱、跟候鳥遷移,但生存的代價往往不得而知。農夫一向把自己與農作物植根土地,有的卻連根拔起移植,在半空沉着地飛行,以直覺導航,免得在泥濘裡自由落體。
 
田野內外躁動不安,自然能否牽引情緒、本真自我?
Supported by
Partner
18/5 (三) – 11/6 (六) | 9am – 8:30pm (一至五) / 9:30am – 6pm (六)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香港歌德學院歌德藝廊及黑盒子|免費入場

開幕 : 18/5 (三) | 6:30pm

 

*根據場地規定,請在進入展場時出示你的(電子版)疫苗接種記錄或豁免證明書。

鳥鳴器工作坊

以本地樹木製作發出鳥鳴聲的小型樂器。砍伐後的自然還留着鳥兒的記憶。

 
嘉賓:鍾惠恩 (MUDWORK)
語言:粵語
名額:12


11/6 (六) |3pm|香港歌德圖書館|免費登記
 
*根據場地規定,請在進入展場時出示你的(電子版)疫苗接種記錄或豁免證明書。
勞麗麗,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碩士。現時在生活館學習務養之餘,亦探索「半農半 X」的生活方式,尋求另類生活模式及自主性。作品獲希克藏品及美國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作品曾於三藩市、巴黎、德勒斯登、約翰內斯堡等地展出。